刘志成:康德的两种判断力理论在赏石中的运用——审美判断力与鉴赏判断力

发布时间:2022-08-24 11:46:47

说到赏石,大家都知道是人在欣赏石头,然而在赏石实践中,我们却常常会陷入赏与石的两元对立的悖论中,很少考虑奇石这一来自大自然客体的“美”,是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本身的意识之中产生出来的。问题是人的意识中何种能力会对客体产生“美”的感受?为什么我们这些能力会相互激发而发挥作用?遗憾的是我们思考得太少。“人类学是康德美学的发源地,也是其最后的归宿。这也提醒我们,在人类学范围内,从人类学入手,以人的本质规定为根基,才有希望弄清审美问题。反之,如果从对象入手,一味盯住对象的形态、平衡、比例、和谐、鲜明、光滑、小巧、多样统一、好的本质的突出表现等等,必然漏洞百出,捉襟见肘。”(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笔者受此言启发,试图以康德《判断力批判》为契机,从康德人类学入手,以解决我们在赏石收藏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


康德有云:“人类所有的心灵能力无例外地可以归结为三种: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欲求能力。”(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


一、纯粹审美(鉴赏)判断的情感边界(以下皆称审美判断)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与主体及其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下)》)为此他从“鉴赏判断第一契机”推导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


以奇石审美判断的实践为例,当我们在审美时,首先吸引眼球的是感觉、感官对对象或表象的形式,而知性却提供对象是什么的概念,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单纯的反思判断,知性和想象力在其中展开自由的游戏,进而出现愉快的情感。通过对审美判断这一浅显的概述,我们发现纯粹的鉴赏判断在奇石收藏的实践中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不针对物的有用性

我们在觅石和野外捡石的经历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第一眼相中的石头,一旦脑海里跳出有关价值或目的的判断(利害关系),这就干扰了审美判断,故事后总是说,以后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其实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感觉只提供形象,知性才提供思想,这是无概念、无利害关系的审美判断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审美判断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判断

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情感活动,如果掺杂了利害关系,便产生了(喜欢本身就带有了随意性)波动性和任意性,波动性表现在它的喜新和厌旧两个方面。其一是,感性总是对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偏爱之情,而奇石千变万化的形态,总是驱使着爱石之人不断地行走在寻觅的路上,正所谓上石船容易下石船难。其二是,由于审美判断具有心灵游戏的特点,使得我们对只要自己喜欢的就收,而过了一段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眼光的提高,回头再审视一大堆石头,对不符合自己审美需要的便会产生审美疲劳。这种掺杂利害关系的情感,表现在收藏过程中就是缺乏审美的自觉意识。


以上两点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能力,是知性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若我们被不纯粹的情感能力所左右,奇石的收藏就陷入无克制的率意处置,就会有老子《道德经》:“多藏必厚亡”的结局。如果人们在决定取舍之前,不对某一类藏品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那带有利害关系的情感就会代替经验而一味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结果只能是为此任性付出高昂的代价,而这充当情感能力的守护者便是——鉴赏力。


二、鉴赏力是纯粹情感判断的天然守护神


我们应该首先分清审美判断力和鉴赏力的联系与区别。

除上文提到的一些特点以外,审美判断还“一种社会性的判断,服务于社会交往,而且也为社会化的舒适服务。”(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


其一,审美判断和鉴赏力的联系。两者的根源不在客观事物,而是在主观的情感形式;两者都具有社会性(即普遍有效性,共同感);两者都需要与情感相结合。


其二,鉴赏判断(审美判断)和鉴赏力的区别。

一是“鉴赏力的分辨建立在经验根据之上,但那是内在的经验,并且是我们当作自然的、普遍有效的东西而注意到的那种经验。……外在的经验锻炼了这种内在的判断能力,使它得到改善和发展。”(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如从事艺术活动,技艺是可以通过模仿、实践而达到熟练运用、掌握的,但艺术的创造却是学校、老师无法传授的,是天赋加悟性的结果。换言之,艺术创造力是人生命中潜在的一种属于精神层面的能力,如果说它和长期的学习、实践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顿悟”使我们获得了内在的经验。


二是鉴赏力获得的是一种“典范”或“范例”。

“鉴赏不允许有规章和法则,因为这里是想象力在提供规则,是想象力的普遍性的判断,这种判断是自由的。这里起作用的是主观的判断力,它不依据概念来下判断,而是根据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来下判断。(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

奇石是大自然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产品,只能参考人类艺术的规律去作类比,从中获得鉴赏的感悟或类似的经验,而无法按照试图建立起的一套科学标准去机械地套用,以便得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因此,奇石的典范、范例只能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无法通过以每年评选出的奇石金奖作品为标准,就可在产地、市场上按图索骥地比对出精品石,而只能通过经常欣赏、观摩,从大量的某一类石种的种、属的筛选、比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内心的经验范例,以此提高鉴赏水平。


三是鉴赏力才是情感判断的天然守护神。

“如果失去了良好的鉴赏力,也就失去了精神产品,因为鉴赏力会使知性与感性达到完美的和谐,并使知性的、生硬的加工令人愉快、活泼,因为它赋予知性一种招人喜爱的功能。”(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如此看来,鉴赏力具有类似理性的品质,这是因为“判断力和理智是一回事,都是知性能力的运用。”(康德《美,以及美的反思》)如果我们先从训练自己的鉴赏力入手,采取多看、多问、多悟,而非一味地盲目收藏,那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因为任何一项收藏的成功都是为有准备的人而预设好了的。  


康德指出:“我们的本性自身就是如此,直观只能是感性的,也就是只能包含于我们的对象所刺激的方式。与此相反的是思想感性直观对象的能力,知性。对这两种特性任何一个都不能偏爱。没有感性,对象就不会被给予我们;没有知性,就不能思想对象。思想没有内容是空洞的,直观没有概念是盲目的。……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认识才能发生。”(康德《康德文学文集》)


人的意识是那么的奇妙,人的情感又是如此的微妙,语言、文字在自然和人的思维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助。尽管文章提及的观赏石收藏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我们经常遇到,但若用言语将感性的情感表现与理性的鉴赏力之间和谐、有机地转换、运用表述出来,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故只能无奈地借用“心领神会”来弥补笔者阐述的浅薄与笨拙。


文中配图均为邓思德先生藏品

文章来源于——中华奇石杂志

262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2287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刘志成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