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石的承袭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7-08-14 11:50:05


导  语

灵璧石观赏与收藏历经千余载风雨起伏走到今天,使我们置身于一个“始于当代,终于当代” 的历史节点上, 巨量的奇石藏品、丰富的理论积淀、先进的现代科技条件、开明开放的学术空气以及广泛的跨学科交流,也都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鉴赏、收藏与研究机遇。同时,地下资源趋于枯竭,灵璧石发掘不再持续,传统审美理论欠缺西学营养而不够完满,我们当仁不让地接受了前人厚重的文化馈赠,同时有效整理与保护灵璧石珍品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灵璧石的过往与现状呼唤我们肩负起时代担当,重新审视灵璧石资源与文化、历史与未来、承袭,这一时代特征为我们提出了灵璧石与灵璧石文化可持续性这一课题,这既是我们的个人自觉,也是历史的安排。基于这种历史责任感,观象博物馆先行一步,开始着手对灵璧石实物到理论的收集,整理和探索。

现在,观象博物馆才刚刚成立,我们会尽可能早地,邀请国内这方面有建树的专家一起做好这项研究,以后会有一个对灵璧石各个类别的形成比较系统的论述,汇报给大家。观象博物馆将长期致力于灵璧石实物与图片的收集、整理、分类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日前,观象博物馆召集有关地质专家召开灵璧石成因研讨会,孔广林、严锦文、宗德林、李壮福、王超勇等地质专家,观象博物馆馆长李昌银以及观象博物馆经营公司总经理吴玉伟等部分灵璧石资深收藏家参加会议。

与会地质专家与灵璧石收藏家们就灵璧石成因的各种猜想进行了广泛探讨与深入论证,该次讨论会是观象博物馆灵璧石专项研究开始从实物整理走向理论纵深的重要一步。


宗德林: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副队长、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国土资源专家。


严锦文: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高工、副院长、江苏省国土资源专家。


孔广林: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12地质队副总工、高工、安徽省国土资源专家。


王超勇: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沉积岩石学及古生物专家。


李壮福: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岩石学专家。


李昌银:
观象博物馆馆长


吴玉伟:
观象博物馆经营公司总经理

这次灵璧石成因研讨会直指灵璧石鉴赏、收藏与艺术价值的命门。李昌银先生认为,成因既是灵璧石研究的始点,也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支撑之一。众所周知,艺术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其艺术价值,也决定于其创作的难度。艺术品作为特殊产品,创作难度决定了其稀缺性。不仅瓷器、玉雕、古典家具、紫砂壶如此,书法字画莫不如此。创作难度决定了稀缺度,创作难度越大,创作的艺术品越少,如果欣赏者能够明了创作过程,体会到创作过程的难度,就会体会到一种特殊的美,感知到创作者的艰难与欣喜。

对灵璧石艺术价值的理性判断,必然推动对成因的追溯。天然赏石不是人的作品,艺术史上不把它们作为艺术品。它们显然是自然之物,是大自然的“作品”,姑且把它们看作是上帝的作品,上帝这个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在我们知道了上帝是如何创造灵璧石这一艺术品即灵璧石的形成过程后,您就会知道,什么样的灵璧石形成难度是大的,存世量是少的,艺术价值是高的。譬如收藏界,包括石农在内的经营者都有一个共识,就是纹石、珍珠石价格高,俗称“纹石成型,价值连城”。其实这里面就暗合了上面这段文字,因为纹石不仅美观,而且难以形成,存世量少,如果我们能够对各个类型的灵璧石有了完整的研究,也许大家会突然发现,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灵璧石更难以形成——这就是观象博物馆比较推崇“天心”这个石头的原因。

众所周知,灵璧石的形成是若干亿年前的事情了,我们无法回到那个时代一窥究竟。不过,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之上的。一般是先引入一个假说,如果该假说能够很好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这个假说我们就认为是“科学”的,否则,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假说。

以灵璧石为主要收藏与研究对象的观象博物馆的成立,包括展开对灵璧石成因的探讨,用李昌银先生的话说,是基于对灵璧石现状与过往的负责与担当精神。伴随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对经济管制的放松,文化艺术欣赏与创作空间也相对宽松,而此前长期的文化禁锢束缚了国人的艺术创造力,艺术从形式到内容被政治化,艺术创造长期跟不上需求;相较于其它艺术品,赏石因其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乘虚而入,填补了空缺,始于石农挖掘的灵璧石作为具有艺术品功能的灵璧石以其数量大、易获得、欣赏门槛低、升值空间大的特点,迅速激发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在这样的特殊时代条件下,灵璧石收藏鉴赏活动与其它收藏品一样迅速兴起。三十余年一路走来,灵璧石出现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后的高潮。灵璧石的挖掘,基本上可以说是始于当代、终于当代的特点。

所以这样说,是基于灵璧石挖掘与收藏历史以及资源存量的理性考量。这次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规模、全覆盖的挖掘,首先得益于挖掘、运送工具的提升。我们从古人挖掘、运送大型赏石的传说中可以和现在做一个对比。古人缺少机械设备,挖掘只能靠简单的工具,从山上拉下来要靠冬天路面泼水结冰;长途运输要靠水运,遇到桥面较低时还要拆建桥梁。这样,当时采石手段原始、技术条件和玩赏范围受限,阻碍了观赏石吸引更多人成为爱好者,另一方面,也没导致灵璧石资源枯竭的严重后果。而现代大型机械的投入使用,使这一次灵璧石大规模、全覆盖的挖掘的必要条件。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一百年来的进步速度超过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总和,同样,对灵璧石资源的发掘,三十年来的总量也远超过去的总和。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看到了灵璧石的各个品类,分布的位置,每一个品类的存世数量,关于形成的过程广大收藏者与经营者也有一些猜想。谈到这些的时候,长期从事于灵璧石收藏、经营的人士如数家珍,每一个人都会饶有兴趣地说上几句,哪一类石头出土在哪里,还有着什么样的有趣故事。但是,灵璧石挖掘出来后很快流通到市场,到了全国各地藏家的手里,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完整地记录下来,数十年后再想对灵璧石的实物与图片加以收集、整理、分类,进行成因分析,几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成为历史遗憾。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个责任。灵璧石挖掘既已基本结束。到了该总结、思考一下的时候了。(文/贤石堂)


观象博物馆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和平东路观象艺术街

本文转自公众号观象艺术街

192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1981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