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眷顾馈赠 灵璧钟秀传承

发布时间:2017-04-18 16:18:45

——“皮之不存,毛将焉乎?”引发的思考。

十六年前,孙淮滨老先生在牛昕任主编,孙淮滨、王景琨任副主编的《中国灵璧石》一书代序中,对灵璧石的传统与创新,从资源与美学、文化多角度地加以阐述,洋洋洒洒五千余言,不愧为灵璧石文化的理论经典,笔者当时就喻之为“灵璧石的‘道德经’”,(指语言之凝炼、论述之精辟、寓意之深邃,)至今无人超越。徐州市灵璧石协会副会长吴玉伟先生发表的题为“灵璧石的传统与时尚”的文章,客观而言,是在新的形势下,以极具代表性的灵璧品种石图片资料,结合当今灵璧石审美、文化之现状,为灵璧石的收藏和欣赏,传承与创新,从理念与实践的角度,再次发声、呼吁,为赏石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了思路,颇有见地。


若以有文字记载的“泗滨浮磬”算起,灵璧石文化延续了数千年,作为人类审美客观物质对象的灵璧石,自然为华夏民族留下无尽的资源,在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不断演绎之下,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近现代磬石、纹石资源的不断开发、问世,许多致力于灵璧石文化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和玩藏家,从赏石文化传承的高度,充实、提升了灵璧石文化的内涵。正是这富足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为灵璧石注入了绵长的生命力,才使之成为名至归实的“天下第一石”。


然这“天下第一石”的盛名,断不能成为玩石者的老太师椅,故步自封地坐以代行。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生,首先要扎根于自身赖于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其次必须善于吸收其它先进文化的长处,多元和谐相融。多年以来,无论是全国性的灵璧石大展还是觅、藏实践,我们的舆论、宣传仍专注于传统“以黑为上”,言必称磬纹。毋庸置疑,灵璧磬石、白马纹石,作为灵璧石的象征与代表,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磬纹石资源早已枯竭,此类高端藏品渐入深闺,而另一方面迎合当今国人审美情趣的灵璧品种石新贵不断涌现,多年来,虽然收藏大有人在,但在观念、宣传和理论研究方面明显不足,这不能不说是灵璧石文化的一种缺失。

造成灵璧品种石理论、宣传上的偏颇,追根寻源,关键还是出在我们观念的误判上。曾几何时,由于灵璧石的造假之风盛行,触碰了观赏石天然性这一底线,使“以黑为上”的传统审美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以至于磬石、纹石从保持出土时的青灰色原状,发展到接纳“青灰为珍”、两色共存的审美情趣,显示出赏石文化的包容性。但若从深层次考察,品种石却无此礼遇,从平时的大量接触中,总让人感觉到,一谈起品种石的收藏,很自然地便流露出它人工打磨、没有皮壳的遗憾。殊不知,观赏石是地球熔岩造山运动的产物,不同的石种,甚至相同的石种,由于其内部结构的规定性和形成的地质条件差异,唯有因石而异,经过科学的人工清洗、处理,才能使呈现在欣赏者眼前的形式具有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为何大理石、纹理石的打磨、抛光能为人们接受,唯独灵璧品种石的清理却非要拒之收藏、欣赏的门外呢?可见,观念的僵化、理解的片面是品种石多年以来理论、宣传冷遇的主要原因。


中国短短三十几年的赏石历史,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却不为人普遍重视的现象,即观赏石资源的枯竭所带来的赏石文化将面临断流的严酷现实。被古人誉为“唐诗宋词”的太湖石与灵璧石,其中的水太湖石,除散落园林、深藏闺中的凤毛麟角,早已倩影无存、风光不再。我们除了反复吟诵古人留下的有关水太湖石的文化经典外,还能有何作为?早在宋朝就已封坑的昆石,包括当今流行的大化、摩尔石诸多石种,再过几十年、上百年后,不同样遭遇水太湖石的尴尬境遇吗?这并非杞人忧天,无病呻吟。(另一方面,许多相同或类似的新石种,早已在国内外相继面市,却屡遭冷遇,笔者将在另文详论。)然相比较而言,灵璧石却是幸运的,不仅根须旺盛、深扎大地,还有枝干健硕的传统石作支撑,姿裁妩媚、色泽万千的品种石绿叶烘托,彰显出枝繁叶茂、青春永驻的英姿。




行笔至此,不禁想起“皮之不存,毛将焉乎?”的典故对灵璧石的启示。诚然,石界目前处在暖冬期,可谓界内暖、界外冷,此时,灵璧石文化理论工作者,若不抓住时机,在弘扬传统石文化的同时,强化品种石文化、审美理论的研究,大力宣传品种石的收藏理念,一旦新一轮全国的赏石大潮再次到来,面对大批赏石的新生代,灵璧石将会面临“界内冷、界外热”的局面。


作者 刘志成:

敬畏自然,迷恋奇石,热衷于赏石文化研究、宣传。藏石近三十载,于2012年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授于"中国赏石名家"称号。

转自中国奇石

108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588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    联系方式: